新闻动态

一个常见的陷阱浮现,要警惕美国在台海引诱解放军出手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6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一月三十日,《中国时报》报道指出台海潜在的诱战风险,文章认为美国可能策划间接行动,引发地区冲突,从而重塑区域战略版图。美国此举意图在于重新调整地缘政治力量布局, 对台湾局势带来巨大影响,最终可能导致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。

关注台湾新闻的人常听到“备战而不避战”的说法,台湾政客反复提及。实际上,此说法混淆了军事准备和政治决断两个层面:前者关乎军事部署,后者涉及政治选择。

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,自2014年起便在北约指导下,于乌东地区部署军队,积极备战,最终却在第三方调停下陷入三年战火。“不避战”与“避战”的策略抉择,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:明知战火风险依旧选择迎战,是乌克兰当时的政策选择。

战争工具性决定了其政治属性,避战与否,实为政治决策而非单纯军事问题,这与军事准备大相径庭。“备战”侧重军事实力,关乎战争胜负;“不避战”则关乎政治考量,决定战争的发动与否。 军事建设能提升战争胜算,但战争本身的决定权,仍掌握在政治层面。

乌克兰局势表明,弱势方即便极力避免战争,也可能因外部势力介入而卷入无法控制的冲突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能完全主导战局走向。台湾必须密切关注这一点,因为目前仅美国具备在台海甚至西太平洋地区挑起战争的能力。

赫格塞斯向国会声明,美国国防需重建军队、工业基础和威慑力量,这暗示美国军事实力的衰退,中国军队正迅速逼近。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,美国该如何应对?

科尔比,特朗普钦点的副防长人选,2021年曾提出一个策略:美国应利用盟友力量,遏制解放军日益壮大的军事实力,通过制造冲突热点,迫使对手行动,从而重塑地缘战略。这实际上是一种诱战的策略思考。

俄乌冲突暴露美国地区策略:扶持乌克兰政治精英,操控权力,加剧俄乌敌对,并通过军事援助将乌克兰纳入其战略框架。巧妙的是,乌克兰虽未加入北约,却成为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工具,其军队执行着北约战略目标。美国军事教官训练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,形成民兵武装,逐步升级东部紧张局势。战争爆发后,这些极端组织被编入正规军,成为战争的催化剂,从而达到其代理人战争目的。

菲律宾效仿这种诱敌战术,但实力不足,甚至被美国媒体斥为“失败国家”。美国或许会借此机会,在台湾地区故技重施,值得警惕。

台湾与乌克兰,美国操纵的痕迹惊人相似。美国在台湾政坛的势力,远比我们看到的更深远;蓝绿阵营,许多政治人物都受其影响,民进党更是直接听命于美国。

八年来,美国“反华鹰派”推波助澜,两岸关系持续紧张,佩洛西窜台便是明证。美国自2022年起加紧台军训练,积极推动台湾“不对称作战”。民进党政府同步加大力度“去中国化”,大肆鼓吹“抗中保台”,配合美国制造台海紧张,美国意图挑起冲突昭然若揭。